“颈性眩晕”,在其过去有过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职业史、在发病前有慢性颈痛史或颈椎的外伤病。眩晕是其主要症状,以晨起发病多见,眩晕可为慢性持续性,也可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。常感到精神萎靡,乏力嗜睡、恶心呕吐、耳鸣耳聋、视力减退等症。常伴颈部酸痛、僵硬、头痛等症状。
“颈性眩晕”的原因,无外乎是
■椎动脉压迫
所致的眩晕临床上又多将其归为椎动脉型颈椎病,表现为发作性剧烈眩晕,伴突发跌倒;眩晕的发作和缓解往往与颈部位置有关,易在突然转头及后伸时引起眩晕加重,恢复中立位后眩晕可减轻。
■交感神经障碍
所致眩晕以慢性眩晕为临床特点,眩晕的发作与加重与头颈姿势无关;面色苍白晦暗,舌质紫暗。头颅枕、顶部皮肤可触及程度不同的水肿增厚感,为血管运动功能紊乱的表现。
■颈后肌群本体感觉紊乱
所致眩晕以慢性中等程度眩晕多见。低头位或极度后伸位时眩晕加重,中立位时眩晕可减轻。枕下肌群往往呈紧张状态,适度按压枕下肌群可使眩晕显著缓解;有时可见上颈椎错位的体征。常伴心悸失眠,忧郁焦虑,头痛等神经官能症,患者往往对自身身体状况变化过于敏感。
■如何预防颈性眩晕?
卧姿,以右侧卧位为宜,枕头的软硬度及高低应合适,以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。仰卧时,枕头放置在头与肩部之间,从而使颈椎的生理前凸与床面之间的凹陷正好得以填塞。
坐姿,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,腰部挺直,双肩后展,使头、颈、肩、胸保持微微绷紧的正常生理曲线。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,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最合适的位置,以减轻长时间端坐引起的疲劳。
如果您的工作需要长时间伏案、集中注意力或颈背部保持不动,您应当时刻警惕该病的发生。工作间□,最好经常活动颈部,每工作1小时左右应站起来四处走动,做一做伸展运动。这样可以使头、颈、肩和背部紧张的肌肉得以恢复,避免发病。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姿势。
天气寒冷时应注意颈部保暖,特别是中老年朋友,因为受凉、感冒也是导致颈部血管、肌肉收缩、僵硬,诱发眩晕的因素之一。天热在室内有空调时尤其要小心空调冷气对颈椎的侵害。
避免外伤。如果不慎后仰摔倒,或突然扭伤颈部,要及时到医院检查。相当一部分病人因为没有明显外伤,一开始不在意,殊不知颈椎已经受损,为颈性眩晕甚至更严重的疾病埋下隐患。
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也很重要,失眠、神经衰弱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,以及心血管问题,也可能诱发颈性眩晕。
|